此為《稀見京昆名伶抄校本叢刊》第六輯,收錄昆曲《昆山記》版本兩種,分別為殷榮棠藏《昆山記全集》抄本、倪傳鉞藏傳字輩演出本《昆山記》油印本。后者曾經(jīng)昆曲研究大家趙景深先生校閱。請專家撰寫導讀,附錄演出廣告和相關(guān)照片,影印出版。
《昆山記》又名《顧鼎臣出世》,是蘇州全福班演出本,據(jù)紹興昆弋武班劇目結(jié)合彈詞改編而成的昆曲傳統(tǒng)劇目。1928年初,新樂府昆班根據(jù)陸壽卿口述整理成油印本傳世。演出本分《磨房》《產(chǎn)子》《報喜》《赴任》《學堂》《小考》《歸家》《大考》《父子會》《團圓》十折,常演八折(一、二兩折合,九、十兩折合),故稱《昆山八出》。
明代昆山富戶顧槐總,家有妻、妾兩人。妾瓊荷,系丫鬟岀身,在家中地位低下,處處受到大夫人的虐待。后瓊荷在磨房推磨時產(chǎn)下一子,取名顧童。不久,槐總離家赴任為官。顧童天資聰穎,刻苦攻讀,在母親撫育下成人,后更名顧鼎臣。赴京應試時,遭到大夫人的阻撓、刁難,幸兄長顧君聰(大夫人所生)心地善良,暗中贈與盤纏,才得以應試,并獲中狀元。榮歸故里時,除贈與生母及兄長榮封官誥外,還不計前嫌,亦將官誥贈與了大夫人。其時,適槐總告老還鄉(xiāng),父子重逢,合家歡聚一堂。
昆山為昆曲發(fā)源地,《昆山記》為紀念昆山當?shù)叵荣t而作,早先昆班進昆山演出,常演此劇。近代以來,除上海新樂府昆班傳字輩及仙霓社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偶有演出外,《昆山記》一劇近百年來罕見舞臺,也未見有傳奇劇本的刻本傳世,其他傳本亦很難得見。
我的評論
評論(0條)